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

分卷阅读48

    开了,才因怕周德纠缠他,赶紧进府。一边走,一边想这件事儿该怎么办。

头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贾母。赖大是贾母的人,他们家出这种事情,肯定必须向贾母汇报,好叫贾母处置。贾母不发话,贾赦贾政都不好动手。不仅不能动,还因贾府坑爹的伺候过长辈的奴仆比主子有脸面的规矩,还得对赖嬷嬷客客气气的。

到了府里,贾琏没去书房,直接见了贾母,正好屋里只有几个丫鬟,并无其他外人,打发丫鬟们离开后,神色凝重地把刚刚看到的说了,“老祖宗,孙儿觉得,他们家这样做,会让人误会...”

贾琏万万没想到,素性通达、眼光长远的贾母碰到赖家人,竟然糊涂了一回。她迫不及待打断贾琏的话,笑道:“哎呀,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不过是见个小官而已。你还不知道他们么?每日里不好好当差,就知道投靠这个投靠那个,好希望遇到个贵人,提拔提拔他们,叫他们不至于在这个位置上苦熬。也不想想,自己没本事,即使坐到那个位置上,也是坐不稳,早晚是被人拉下来的命。”

贾琏诧异了,贾母说出的话十分有道理,但是,没说怎么处置赖家呀?也不对,其实说了,不正面回应,就是说,她不希望这件事儿闹大,更不希望处置赖家。

为什么?

贾母对孙绍祖的事儿那么紧张,为什么对赖大这件事儿这么不在意?难道赖大这么明显的举动不会连累贾府?不可能的啊!

贾琏上下打量着贾母,见她虽然不看他,但并没有太过异常的神色。

难道赖大手里握着贾母什么把柄?

可这也说不通啊。

这个时代,要是赖大真有什么把柄,绝活不到现在。赖大是家生子,身家性命完全掌握在贾母手里,贾母若是随意找个理由打死他,官府只用交十两罚银就行,一点儿妨碍都不会有。

况且,古代社会,奴仆告主家,官府不会受理,因为奴仆是主人的私产,是死是活官府并不会管,除非涉及谋逆这类案子。

赖大也不会蠢到威胁贾母。

难道赖大见周德是贾母的授意?贾母想两边下注?

那也不对,贾家一直支持的是九皇子,还很忠心,贾母也一直说皇帝并无意叫三位皇子中的一位登上那个位置。既然都看得这么清了,干嘛还要往前凑?精神分裂?

投靠之后,暂且不提九皇子他娘皇后和皇后娘家的反应,主家不现身、仅仅凭一个奴仆就是投靠?还是个身家性命被完全掌握在主家手中的奴仆,而这个主家明面上是站敌对方。

皇子们有那么傻,会信任这种投靠?夺嫡之争,能叫你想抽身就抽身、想投靠谁就投靠谁?这种事儿,哪个官员不是压上了全部前途和全族的性命?哪个官员投靠之后不需要交投名状?哪个不是你死我活?真要是派个奴仆就行,那夺嫡之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家破人亡了。

虽然赖家并不代表贾家,他们投靠不代表贾家就跟着二皇子走。但是,赖大见周德的行为,却会教旁人,比如皇帝,多想。

人的疑心一旦被打开,再加上旁人的添油加醋,贾府又不是真的干干净净的白莲花,到时想不被怀疑都难。而做皇帝的,一向疑心病都重。

贾琏心里发急,为什么不处置赖大?哪怕是叫来警醒两句也好呀?又看向眯着眼明显精力不济的贾母,她不一向挺通达的么?今儿到底是怎么了?

又想,不是赖大,那就是赖嬷嬷?那个已经跟了贾母将近六十年的赖嬷嬷?

贾琏还没想完,贾母有气无力地挥着手,“刚刚和你meimei们说了会儿话,累啦,想歇歇,你也在外面跑了一天了,回去吧。”

贾琏只得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走了。一路上都想不明白贾母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什么管都不管?赖嬷嬷的面子当真比贾家的前途重要?

如果真的是赖嬷嬷,看贾母的样子,打算一直维护着,那他该怎么办?贾家怎么办?

若是他自己来办,少不得就要和贾母撕破脸。又望着东边,贾母要是不再护着他,贾赦肯定得活吃了他。

他听说,贾赦一直对孙绍祖那没有到手的五千两银子耿耿于怀,想寻机找茬儿呢。他又是贾琏的亲爹,即使杀了贾琏,在这个子女是父母私产的年代,也并不犯法。

哎,贾琏一叹,事儿真多啊!

到了书房,本要换衣服,伸手一摸,怀里硬邦邦的,迎春要的胭脂还在他这里,刚刚只顾着想赖大家的事儿,倒是把迎春忘了。只得苦笑着穿好衣服,再折返回去。

迎春住在贾母的厢房,屋内床、帐、桌、椅、炕等一应俱全,奶嬷嬷王婆子、丫鬟锦竹等都在。司棋此时年纪小,只是个传话的小丫鬟。

贾琏见了迎春,把三盒胭脂给了她,说:“我不大懂这些,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听店家说,这都是上好的,你先用用看,不喜欢,扔了再买。”

迎春接了,惊喜地双眼含泪,以前谁看重过她?谁在乎过她?谁为她做过主?心里感激,轻轻福身,“多谢二哥哥。”

“自家兄妹,客气什么,”贾琏一边笑,一边拿起一盒说,“这三盒,一盒桂花,一盒玫瑰,一盒乌桂,都是上好的。”

迎春笑着点头,“我知道,二哥哥买的,自然都不差。”又说,“那棋盘和棋谱我用了,比老太太给我的还好,多谢二哥哥费心。”

贾琏摸摸她的头,笑道:“我是你哥哥,给你买点东西而已,何必和我客气?”又问她今日吃的什么饭,吃了几碗,合不合口味儿,有没有想吃的等等,迎春都一一答了,声音清脆爽利,双眼发光,比原著中那个针扎不出一句话的懦小姐强了那么一点儿。

说了几句话,贾琏见天色晚了,叫迎春早点歇息,告辞离开。刚刚拐过走廊,手里一握,有些空,拍了下头,扇子放到炕桌上,忘了拿,遂返回去拿扇子。

刚刚走到门口,就听屋内迎春的奶嬷嬷王婆子咋咋呼呼的声音:“哎呀,乌桂的胭脂?一盒十两银子呢,二爷还真是舍得,仅仅这一盒胭脂就顶普通人半年的月钱的呢。”停顿片刻,又听那王婆子欢喜地说道,“二姑娘,你年纪小,老太太和太太奶奶们都没有人用这样好的胭脂,咱们忽然用了,岂不是叫人说轻狂?我看不如这样,我先替你收着,等你再长大些,我再拿给你,好不好?”

话音刚落,迎春只来得及叫了一声“嬷嬷”,王婆子已到了门口,喜气洋洋地迈步出门。

贾琏站在阴影里冷眼瞅着她,怒气横生,等她跨过门槛,转身往反方向了几步后,才忽地冷然开口问道:“不知王嬷嬷这么晚了不哄姑娘睡觉,想去哪儿呀?”

王婆子迈步的身形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