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则的话。只是你想想这次的事儿,那些人今日既然敢偷拿宝玉的玉,明日就敢给宝玉下毒毒死他,后儿就能叫人领他出去叫人拐走了。这些人心性已经坏了,再留下来,等着她们收了对头的钱真的对宝玉下手那一天么?”

宝玉是王夫人死xue,说明白之后,王夫人立即回去叫周瑞家的走,只是多年主仆,给了五十两银子的安家钱。

这样一来,王夫人也大力且真心诚意的支持贾母整顿的意图,还不遗余力的帮忙。贾家两个掌家人都支持,贾政基本只有一句话“老太太做主就好”,贾赦想插手贾母不让,那接下来就是顺风顺水,再没一点阻碍。

王熙凤因是新嫁过来,家里还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也不敢和王夫人、贾母硬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来旺也被撵走。

偷盗财物之后,就是那些吃喝嫖赌习惯不好的,比如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和王善保一家。两人自然找邢夫人,可邢夫人做不得主,况且贾母的赖嬷嬷死了、王夫人撵了周瑞一家,他们两家都撵了,她也不好太拿大,只能含泪送了她出去,一文钱都没给,叫两家好一通抱怨。

这么一番动作下来,贾府的下人们去了一大半儿。

因为贾母用的是连坐制度,比如一家子人里面只要有一个好赌的,那这家子人全都会被撵走,一个不留,防止好赌的那个因各种各样的关系再来贾家歪缠。

贾琏身边那几个小厮,昌儿隆儿等,一来是自身不好,二来是家里人不好,总之是一个不剩全都被撵了。

贾琏求之不得,趁势要了侯松过来。但贾母并不同意侯松不卖身的决定,怕掌控不住他。商议之后,贾琏叫侯松签了一张五年期的身契,叫贾母放心。

又因人少了,贾母就趁势减了用度,她原先用八个大丫鬟,现在减为六个,王夫人等减为四个。饭食每日想吃什么点来做,不再做一桌子,吃不了多少,还铺张浪费的很。

贾母又把剩下的人安排好差事,哪些人传话,哪些人倒茶,哪些人洒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再和以往一样一团乱。

而贾府内主子其实并不多,撵了那么多人出去,剩下的人伺候着,并不显得人手不够,竟然还有剩余,而且都是老实巴交不会作威作福的,自然也不用再往外面买人来。

除了这些,贾母还来了一着狠的,她告诉王夫人:“不管我活不活得到那时候,等我八十大寿时,再放一批人出去。以后,这要成为定制,或五年或十年,就放一批人给宝玉祈祈福。”

意思是说,不好好干,吃喝嫖赌,最多十年,等着被撵走吧。

王夫人倒是真心答应下了。

这一次宝玉出事,也叫她惊出一身冷汗,对家务事比以前上心许多。即使迎春、探春、惜春身边的人,也好好排查了一番,毕竟就像老太太说的,都是一个院子的,和宝玉常接触,这些人坏了,也是防不住的。三个姑娘身边不老实的、手脚不干净的,也全都撵了。

下人们听了这话,一个个勤勤恳恳、实心任事,没活儿也抢着找活儿干,再不敢偷jian耍滑、调三窝四。

贾琏听了,连连点头,这一着好啊。以后一定得成为定例。

以往的贾府就像是个铁饭碗,进来了基本不会被撵走,所以下人们才会有恃无恐。此时引进淘汰机制,下人们总要上点心。

而这一通整顿下来,贾府却是比以往干净爽利多了。最起码,京城里再也听不到贾府的各种流言了。只因下人们一个个和闭了嘴的蚌壳一样,一字不敢乱说。

对这种情况,贾琏极满意。他就知道,贾母只要真的下狠手,贾府绝对不会再和原著那样乱。

而整顿完贾府后,贾母还做了一件叫贾琏和全家都惊讶的大事儿:她竟然主动把贾府的亏空还了。

原因么,据她自己说,是赖家那时候欠银子的事儿叫她醒悟了,想趁着现今府里还有点儿钱,赶紧还了,省得到将来卖房卖地的还不起,一大家子骨rou离散。

但据私下里的消息,贾母之所以有这个念头,还是因为宝玉的那块儿玉丢了。

一个有名的得道高僧曾经给贾母说过,有玉,贾府子孙光宗耀祖不在话下;没玉,贾府前途未卜,吉凶难料。

这事儿就和前世朋友圈里一张图,不转发死全家一样,叫人膈应。

贾琏自然是不信的,但架不住贾母信,还深信不疑,特别是贾母也知道贾府干的一些事儿已经算得上是犯罪的情况下。

那块儿玉又丢了这么长时间,范慎用尽了手段都找不到,贾母心内也清楚,玉找回来的希望已是相当渺茫。她想着和尚的话,想着贾府现今的情况,心里晃悠悠的没有底,这才cao心起这事儿来,不管有用没用,求个心理安慰吧。

再者,皇帝喊了那么长时间还亏空,没有一家还。她是第一个主动还的,将来真的有了事儿,皇帝或许会念在这一点上网开一面。至于会不会得罪其他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啊。

贾母整顿完贾府后,就上了一道折子,请户部来人拉银子,她要还亏空。

这件事儿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知道的时候,户部的人已经拉了银子走了。

此时木已成舟,即使反对,也没有办法,只能强颜欢笑夸贾母几句“忠君爱国”等话。

贾母叹一声,心里并不好受,如果不是没办法,能安稳享福她何必cao心这种事儿?无力摆手,“你们去吧,我知道你们怨我,”贾赦贾政等自然是连道“不敢”,贾母倒是也干脆,“只是银子已经给了,也不能再要回来,家里艰难,少不得咱们以后俭省些。”众人自然无话。

其实减用度这个事儿说了等于没说,因为已经减过了。而且对于贾府而言,没了六十万两银子并不会叫众人上大街上要饭。

但对于贾府还了银子后还依然基本如往常一样生活,贾琏曾经很担心,皇帝会不会认为贾府钱多,盯上贾家?

无人时,贾琏把这个担忧告诉贾母,贾母用关爱智障一般的眼神瞅着他,“你以为陛下是聋子,还是瞎子?”

贾府的地契、宅子都在官府登记着,嫁妆这些东西又是对外公开的,贾代善的赏赐也是公开的,府里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皇帝心里大致都有个数。

就和现代社会一样,房产什么的都有登记,没人查还好,真要有人查,都逃不掉。

“再者,”贾母又说,“咱们这样人家,咱们家那点儿钱,他老人家富有天下,看不上。”

原著中贾母怎么说贾府的?“中等人家”。

全京城内,比贾府爵位高的人有,比贾府官职高的有,比贾府富有的也有,皇帝真要有这种心思,贾府那点儿东西不够人家塞牙缝儿的。

再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