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7

分卷阅读97

    、试探他看,他也是个不贪恋权势、相当清醒的人。

再加上两家天然的亲戚关系,和他合作,贾琏倒是很放心。

试探他,贾琏并不伤心,这说明林如海是个谨慎的人。和这种人合作,就比和那种一激动就把什么话都往外说的人要放心的多。

只是这样一来,和三皇子那边就不好处了。

但林如海听了贾琏的担忧,冷笑一声,望着他:“他们既然想对我下药,无论下的是什么,就已经是撕破了脸。显然也是并不打算拉拢我,把我当做弃子看的。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还要手下留情?你还未进入官场,也怪不得你不知道。若是三皇子真的有意拉拢,必定会派人来许钱、权、前程这些,好让我尽心尽力帮助他。但,他派个郭常过来,又用的这种下三滥手段。不论这个药是什么,这个药一下,也就是说,他们只想叫我这一次帮助他们,并不管我以后会怎么样。你说,既然都这样了,那我还有必要留情么?”

还有一句话林如海没说,但贾琏心里明白。

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几位皇子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而这包药无论是什么,都会是对林如海健康的一击。三皇子那一派显然是不打算长期用林如海,所以并不管他会不会因为这包药而死去。

对于林如海的反应,贾琏点头,人家都要杀他了,他要是再手软,那就只能叫贾敏等着为他先收尸了。有仇必报,很好,他喜欢。

再者,林如海是荣国府一系,贾家在军中的势力和三皇子的舅舅杜将军有些许重叠,三皇子从来都不热衷于拉拢他们,他做出这样的动作也不奇怪。

但理解是可以理解,却不能接受。

他放弃林如海,其实也就是说,他对贾府也不会太热心。将来贾府真的投靠,说不定会在某些时候被三皇子推出去当做替罪羊。毕竟,他手上已经有军权,并不需要贾府去锦上添花。

这样一想,贾琏冷笑着拿着药走了。

撕破脸就撕破脸吧,被臣子拉下马的太子都不知道有多少,更何况只是个皇子而已。

王爷就王爷吧,得罪就得罪吧,人家都要杀他亲戚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忍,那什么时候反抗呢?

只是如此一来,三皇子一得罪,剩下的选择就少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我一直都认为,政治斗争,没有可能双赢。

左右逢源几乎不可能。

亲们可以百度一下李商隐,就是诗写的特别有名的那个。

他就是典型的想左右逢源,结果被两方都不待见,一辈子不得志的典型。

︿( ̄︶ ̄)︿

对于林如海,我认为,他家族没人,虽然和贾家是姻亲,但也仅仅自保而已,关键时刻,贾家会不会帮他并不好说,再者,贾家也没什么能用的人。

所以,我认为,他的为人处世肯定要比范慎谨慎得多。

从他能做到巡盐御史这种皇帝心腹才能做的职位,还一做好几年看,他应该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 ̄︶ ̄)︿

文中试探贾琏,我认为也是应该的。

毕竟,他见贾琏次数少,并不了解他,于公于私,都应该看看贾琏的能力再决定一些事情。

他当官那么多年,肯定不是个凭贾琏几句话就把全部信任交出去的人。那样的话,他早就在官场被吃的渣滓都不剩了。

再者,谨慎一些,总比别人几句话就被哄过去要叫男主放心。

︿( ̄︶ ̄)︿

至于这位想下药的皇子,既然他都这么干了,男主为什么还要贴过去呢?男主并不是个人家打他一巴掌,他毫不还手的人。所以,一定会报复。

前文有交代,这位皇子的舅舅掌军权,而军权又比较敏感,如果不想被皇帝过早忌讳,只能发展文官,而不能发展武官。

所以,这位皇子对贾府并不热心。

给林如海这个贾府一系的官员下药也就没什么忌讳。

男主也就基本断了投靠他的路。

☆、第46章

只是这事儿交给侯松?贾琏想了想,按照林如海的要求办了。

他虽然也练剑,日日都练,无一日拉下,但也仅仅是能自保而已。真的想到郭常身边下药,还是做不到。

而此时的律法又有“仆不证主”的条例,即使侯松将来反水,也不怕。

只是贾琏总有点儿不放心,想了想,又去找了一趟林如海,说:“这件事总归要假他人之手,万一将来出了事儿,郭常倒打一耙,对我们不利。”

“你想说什么?”林如海异常柔和的目光从那盆花儿上挪开,问道。

“我想,”贾琏来在林如海身边,说,“咱们是不是审讯一下那几个人,留下个口供什么的,将来万一郭常反咬一口,咱们就把这些东西直接递到陛下面前,叫陛下评理。”

林如海两眼猛地一亮,不住打量贾琏,“不错不错,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心思细,未料胜先料败,看来,我无忧了。”

说完,立即叫了人,重新去了后花园,几句话套出那几个人的底细,叫那些人签了字画了押按了指印,又搜了那几个人的身,留下了些带着印迹的匕首、一看就是专人所用的配饰等物保存好,以防将来郭常和三皇子那边发难。之后,并未杀几人,而是把他们送到了矿场挖矿,一来赎罪,二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这一切都做好后,贾琏才把那包药交给侯松,叫他去下给郭常。

侯松并不问为什么,也不问郭常到底是何方神圣,拿着药就要走。贾琏奇怪,急忙拦住他问:“你不问问那人是谁?”

侯松面目平平,既不是浓眉大眼,也不是方面阔耳,属于扔人堆里找不到那种。面对贾琏的疑问,话却掷地有声,“我们一家这么些年全凭老太太不时接济才能活命,要不是老太太,琉璃jiejie和我早就饿死了。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我爷爷也常告诉我,得了命就不能忘恩负义。我虽然不比得戏文中的那些侠士,但为二爷办些事儿还是乐意的。再者,我不问,也是因为我爷爷告诉我,我没有二爷聪明,叫我凡事只管听二爷的,干就是了。他还说,二爷做的事儿总有二爷的道理。”

还有一句,侯松没有说,那就是,问得多了,知道的多了,死的也快。所以,他什么都不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贾琏听了,这才放他离开。反正他和林如海有了后手,即使侯松反水也不怕,大不了把官司打到皇帝那儿,看看到底是谁先无礼在先。

侯松一走,接下来就是等待。

这一次和解救丫鬟那时候不同,不可能当天去当天就有消息,肯定需要慢慢谋划。林如海也叫贾琏不要催促,由着侯松施为。贾琏虽然心里不安,但还是决定不给侯松任何压力。

接下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