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1

分卷阅读121

    作者有话要说:  ps:最近卡文,可能会更的少,更的慢,等捋顺了,就和以前一样早上更。

所以,明天还是晚上更。

不要喷我,我先逃了。

☆、第59章

对于高亮所提的进宫的意见,贾琏欣然同意。

这件事儿最少涉及两个部门,还是平叛的大事儿,即使按照正常程序,也必须报告给当今皇帝庆惠帝知道。

皇宫,自然是巍峨壮阔,恢弘雄伟。

在高亮的带领下,贾琏跟在他身后,他则是跟在小太监身后,一同前往庆惠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勤政殿。

皇帝这个人,贾琏见过,参加殿试时他还曾经在他身边站了一会儿。虽没有说什么勉励的话,但他应该是知道他的。

只是对于他的态度,贾琏拿不准。毕竟以前没人这么做过。

两人跟着太监来在勤政殿,向圆脸微胖的庆惠帝见了礼,之后高亮就把舞台让给了贾琏。

贾琏并不惧怕,而是不卑不亢地把自己的分析说了,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方面派人到直隶看看,一方面,兵部准备出兵的手续,坏消息一来,立即发兵平叛。”

对于贾琏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庆惠帝到底是当皇帝的人,并没有和高亮一样表现的太过震惊。

这么多年皇帝做下来,什么危言耸听的话他都听过,贾琏这样明显想出风头的言语并不算新鲜。

又因贾代善曾经救过他的关系,他虽然不赞同贾琏的意见,但也难得的表现出了一点儿耐心,说道:“这件事儿自有兵部处理,你既然是户部的人,就不要cao心这件事儿了。朕会交给兵部处理。”

意思很明确,他不信。但是贾家好不容易有个上进的后代,他也不愿意打击贾琏,于是就用了他碰到不乐意的事儿时经常用的一着,拖!

这个时候,但凡有点儿眼色的就该走了,但贾琏显然不是什么很有眼色的人。

他并不管高亮快要抽筋的眼睛,也并不后退,和面对高亮时候一样,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陛下,这件事儿若是真的,那及时救助直隶百姓,将是功德无量。若是假的,就全当军队锻炼一回,又有何损失呢?”

前世的军队在和平时期,为了保证战斗力,还经常拉练呢。现今的军队偶尔来一次长途拉练,怎么了?

即使他推断错了,不过是耗费几两银子而已,军队得到锻炼,百姓们平安无事,不是皆大欢喜么?

但是庆惠帝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见贾琏异常固执,有些反感,他向来不喜欢过度自信、自命不凡的人。

“军队岂能轻动?你难道不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使几千人的军队动一动,也需要上万的银子。你们户部剩多少钱你应该清楚,此时白白浪费一笔,那些人又该说朕耽误正事。”

“那好,”贾琏并不退缩,见庆惠帝担心钱的问题,就固执己见地继续说,“陛下派人到直隶看一看,若是真的有事,那这笔钱自然是朝廷出。若是无事,这笔钱我出,如何?”

贾府还了亏空之后,虽然没有以往阔绰,但是拿出个一二十万两的银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庆惠帝这下真的惊讶了,握着笔的手一顿,紧盯着贾琏,贾琏宁愿自家出钱也要他派兵,是不是这其中真的有什么问题?

贾琏毫不畏惧地和他对视。

高亮则是在一旁摇头叹息,实在想不明白贾琏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难道先自己派人去看看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叫皇帝先做好平叛的准备?还自家掏腰包?这不是傻么?

庆惠帝看了一会儿,扔下笔,思索一会儿,意识到这其中可能真的有些问题,于是收起刚刚轻慢的心思,问贾琏:“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他知道,有些消息向来是瞒上不瞒下的,贾琏或许是知道了些什么也未可知。

但贾琏却是猛摇头,“这倒是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直隶一定会有民乱?”庆惠帝问完,又低头看账册,最后几页不仅仅有关于直隶形势的分析。还有贾琏做的各种图表,什么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各种各样的都有,把这几年直隶的赋税情况标的清清楚楚,倒是比以往的一大溜儿数字看着要清晰许多,赋税收入增减情况也是一目了然。

看着那些曲曲折折的线,他第一次皱了眉,真如贾琏所说,直隶的赋税无理由减少的太多了些。

“这些是你做的?”庆惠帝没等贾琏回答上一个问题,又掂了掂账册,问贾琏。

这一次,贾琏点了头,“对。”是他做的,但不是他发明的。

这些图表并没什么难度,只是一般人想不起来而已。

说这些也没什么不行的,历史上那么多的发明创造,不就是人们一点一点想起来的么?

难道牛顿发明个万有引力定律,还必须从书中找出点儿证明条件来不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必须从书中找出证据来不成?

他们发明了这些,大家也没有把他们当成异端烧死。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也不少,也没见那些古代发明者被人怎么着了。

所以,直接说就行。

庆惠帝果然只是问了问,就不再纠缠这一项,而是看着贾琏分析的直隶会发生民乱的那一页。他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着,越看越惊讶,好似心里那一层窗户纸忽然被捅破,豁然开朗起来,以前总是觉得别扭的地方也找到了理由。

他最近也觉得直隶巡抚的动作不大对劲儿,但总是找不出原因。

如果说直隶将发生民乱,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只是有一点叫人不能理解,既然直隶形势如此严峻,无论是直隶巡抚还是直隶其他地方的官员,为何没有一个人上折子请援?

庆惠帝做了多年的皇帝,政治敏感度很高,民间对他的评价也极好,要不然也不会有个庆惠盛世的说法。

此时看了贾琏的分析,略微思索,当机立断,叫来一个太监,叫他立即秘密派人到直隶查看情况。同时向兵部下令,军队三天内集结完毕,向直隶进发,官面理由是进行换防。

军队每半年要换防一次,这是常例,即使有大规模调动,也不会引人注目。

这件事儿,就如同贾琏所说,对了,那会把一件泼天祸事压下,错了,不过是耗费点儿银子而已,并无大碍。

既然如此,去看看又如何?

下了命令之后,庆惠帝又看向殿内伺候的众多太监宫女们,冷笑一声,说道:“今日我和高大人、贾大人的话若是传出去一个字,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别想活。”

贾琏只是看到直隶会发生变乱,而他看得更深。那些作乱的匪徒恐怕并不简单,要不然不会让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