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3

分卷阅读133

    的疑问,宝玉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说:“二哥哥,老爷一回家,就该叫我读书了。”

贾琏恍然大悟。

贾宝玉还是那个贾宝玉,不是在乎贾政的官职有无,而是不想读书。

对于这件事儿,贾琏觉得,不喜欢读书就不喜欢读书吧。

有人爱画画,有人爱种花,有人爱读书,为什么爱读书的人非得指责爱画画的人不务正业呢?为什么爱种花的人一定要指责爱读书的人书呆子呢?

和平相处不好么?

有人就是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贾宝玉就是喜欢做胭脂,为什么不行?这和男人不能当护士一样,不都是毫无理由的歧视么?

多少写出传世名作的文学大家数学考个零蛋,但能说人家是笨蛋么?能说人家没成就么?

“术业有专攻”,“有教无类”啊!

干嘛一定扭着他的性子来呢?

前世多少人批判应试教育,说应试教育压抑人性,那逼着贾宝玉读八股就不压抑人性了吗?

贾家的败落,隐约有站错队的原因,贾宝玉即使读了书,若是没有超前的眼光,若是依然站错队,那贾家还是个抄家的下场。

再者,贾家被抄家的时候贾宝玉多大呢?才十六七岁。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年轻的状元多少岁呢?唐朝的莫宣卿,十七岁。那时候贾家已经在被抄家的边缘。

明朝的杨慎,素有文名,从小就得到无数夸赞,当朝大学士见了,都要呼一声“小友”,多大参加的会试呢?二十一岁。人家爹是朝廷高官,卷子出了意外,还耽误了一届,二十四岁才考上。

贾琏真的不信,贾宝玉会比这些牛叉的人能力更强。

当然,贾琏是因为有金手指,贾宝玉可没有。

更何况,考中科举之后,家族势力再大,也仅仅是能给贾宝玉谋个好一点儿的六七品官位。

但是,官场是个讲究资历的地方,贾家并不能叫贾宝玉一下子就成为尚书、侍郎这种高官。

人家杨慎的爹是高官,中了状元后,依然得从翰林院修撰这个从六品的小官熬起,一般而言必须干够三年才行。

贾家再能耐,也不可能叫贾宝玉跳过这个步骤。

那时候,贾家已经快要被抄家了。即使贾宝玉牛叉到十七岁就中了进士,那时候他也仅仅是个六七品的小官,能干什么?

除非贾家是皇家,那许多过程当然就可以省了。可惜,贾家不是。

以贾宝玉的年龄而言,即使好好读书,即使努力上进,贾家抄家时,他其实也使不上力。那时候的他,无论当官不当官,都会被连累。

贾家的败落,完全是上一辈的原因,和贾宝玉这个年龄的人没啥关系。

他们想救也救不了。

所以,贾琏对于贾宝玉的不读书没啥意见,只是说道:“你不想读就不读吧。”

贾宝玉眼睛一亮,“我就知道二哥哥和那些俗人不同。”

对于这个评价,贾琏欣然接受。

但是,又说,“你不想读八股就不读,但是书依然要看。”在贾宝玉不赞同的神色下,贾琏继续说,“你看,你那些jiejiemeimei们都读书。你什么都不会,将来人家要是开个诗社什么的,他们就不带你玩儿了。”

不读书肯定不行的。

四书五经在此时的地位,和前世一些常识是一样的。若是想在这个时代混,多少还是要知道一点儿,不能人家骂他,他还以为人家再夸他,那就成了笑话了。

但贾宝玉这么个性子,硬逼着学习肯定不行,还是需要正确引导。引导好了,同样能达到叫他读书的目的,没必要一定要硬拧着来。

“你看你凤jiejie,”贾琏又说,“现今也读史书,读的很多,将来要是你什么都不懂,你凤jiejie大约就不想和你说话了。”

贾宝玉支着下巴认真考虑了片刻,然后郑重点头,“我这就叫凤jiejie教我读书去。”

“行。”王熙凤读了三年多将近四年的书,教宝玉应该是没问题。

望着跑去找王熙凤的贾宝玉,贾琏郑重考虑了一下,要不要给贾宝玉弄个女老师来?年纪大点儿没关系,打扮得漂亮点儿就成。

作者有话要说:  Ps:

很多同人文指责贾宝玉不学习,不上进,其实,依照古代那种官场制度,贾宝玉即使牛叉到十五六岁考中进士,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不说杨慎,就说杨慎的爹,杨廷和,12岁乡试中举,但是到十九岁才中的进士。人家有家族渊源都还这样,那贾宝玉我觉得怎么也比不上这种牛人吧?科举中进士的年龄,有人统计过,平均是28-30岁。男主这个其实已经开了很大的金手指了。)

而且,无论古今,官场的人想升到高位,即使家族势力再大,即使有人帮扶,也必须有一个从下到上的过程。

有人帮的话,这个过程相对会轻松一点儿,但必不可少。

史书上挺多这种例子的。

贾宝玉若是想要发挥作用,最起码得等到知县知府巡抚一路做下来才行,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最小得到二十五岁之后。但是,这个年龄是一点儿问题都不出的情况下的年龄。若是中间有变故,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即使以这个年龄算,贾府众人的坟头草也都老高了。

所以,贾府的败落,贾宝玉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原著中的他很聪明,看得出来这种境况,所以态度一直都很消极。

︿( ̄︶ ̄)︿

还有,古代那种社会条件下,就不要奢望他去反抗贾政王夫人吧?

我们看书的时候可以不喜欢贾政王夫人,因为我们是陌生人,我们是看客,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原著中那两位可是人家亲爹亲娘啊。

别说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就是我们现在的现实中,也做不到想脱离原生家庭就脱离原生家庭吧?也做不到动辄指责自己的亲生父母吧?

所以,其实对于贾宝玉,我一直都不是很厌恶。

那种宗法礼教强压之下,贾宝玉其实没有办法。

当然,贾宝玉是有他的问题,但并不是十恶不赦。

︿( ̄︶ ̄)︿

而且,我觉得,很多同人文把他写得很傻,都不像个正常人。

原著中的贾宝玉从来没有说过不叫姐妹们嫁人这种话,也从来没有阻拦过谁嫁人,只是他想的是乐一日算一日,其他的不管。

还是那句话,消极而悲观地对待周围的一切,自己一死不管旁人。

但他是正常人,知道姐妹们是要出嫁的,没有阻拦过。

原著中第79回迎春出嫁,他只是闷闷的,没有大吵大闹的不叫她出嫁。

原著中香菱说薛蟠要娶夏金桂,他怎么说的?

第七十九回:“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