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0

分卷阅读140

    瓣,弄的汁子,比外面的那些都要好呢。”

元春打开一看,果然轻白红香,细腻剔透,笑了一笑,“你还是和那时候一样,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

待要扔了,只是刚到家,这么做未免伤了宝玉的心。再者,他小孩子家的知道些什么,没得叫他哭闹,于是叹一声,倒是先收了。

贾宝玉见元春不仅没有斥责,脸上还有喜色,自然是喜不自胜,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兴了半日方说:“咱们家,我一做胭脂就是这个拦,那个劝,只有二哥哥对我最好,不仅叫我做,还亲自帮我,说做好了,送凤jiejie一盒,她现今怀着孕,不好用外面的粉。”

“琏儿啊,”元春听贾宝玉提起贾琏,倒是心中感激。此次她能回家,全靠了贾琏。虽则是娴妃出手,但娴妃并不是看她面子,而是看贾琏面子才帮的她。这一点,她看得明白。

这个情,无论如何,她都是要承的。

于是和周嬷嬷说了几句话,一定要到王熙凤那边看一看。贾宝玉不肯离开,一定也要跟着去,怕元春“再悄悄的走了,可怎么办”?

因当年进宫时,怕尚小的贾宝玉哭闹,就没告诉他,所以,他今日才有此一说。

元春听了,又是叹又是笑又是心酸,一边又拉着宝玉的手,说:“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吧。我一走这么些年,也不知道咱们家变成什么样儿了。”

贾宝玉连忙自告奋勇地给元春指路,一边走一边说这里又种了什么,那里又栽了什么,花儿开的怎么样等等。

到了王熙凤那里,王熙凤正拿着本儿书慢慢翻着打发时间,平儿在一旁打扇,一屋子的人静悄悄的。

王熙凤一见元春过来,连忙起身把她让进炕上坐了,笑道:“大jiejie这一来,倒是一家团聚,也不必在那里苦熬了。”

这么些年,王熙凤读过不少史书,也明白后宫嫔妃,能熬出头的没几个。

即使出头了,转眼之间被冷落的又不知凡几?

普通人家,官员不待见正妻,有个帷幕不修的罪名等着。皇家那里,皇帝想爱那个爱那个,谁都管不住。即使今儿得了宠,过几日,风云变幻,说不定就进了冷宫。女子们一旦进了那里,半点儿再由不得自己。

同为女人,王熙凤倒是很同情元春。

“要我说,”王熙凤亲自给元春端了杯茶来,元春起身接了后,说,“咱们这样人家,子弟好好读书上进,比什么都强。”

元春微微一笑,“这话倒很是。”又问,“琏儿还没回来呢?”

“今日进宫去了。”王熙凤答道。

此时的贾琏正在宫中,面对着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的娴妃,笑得和煦。

作者有话要说:  ps:十一点整第二章。(*^-^*)(*^-^*)

☆、第70章

娴妃大约三十五六的年纪,保养再得宜,脸上依然不免有岁月留下的痕迹。身穿宫装,头上松松挽了个髻,插着一支珍珠钗,整个人素淡雅致安静恬适。说话声音温柔,即使是拒绝的话语,也绝不会让人产生恶感。

她此次前来,自然是为了统一立场。

她已经得罪了皇后,若是贾琏不一心帮着六皇子,这笔买卖就做的非常不划算。

当然,这种情况下,两人自然不可能说什么“你投靠我吗”“我决定跟着你混了”这种话,只能说些含糊但是双方心里明白的话。

贾琏就先夸了六皇子,说他“聪颖机敏,上进好学,比户部的许多官员都要强,将来必定能为陛下分忧。”

皇子么,最好的为皇帝分忧的办法,在娴妃看来,自然是当上皇帝,接手皇帝留下来的江山。

这也算是贾琏间接承认,会支持六皇子登上那个位置。

娴妃很高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需要费多大的事儿。她把元春弄出宫前,虽然又找人进行多方试探,但不见贾琏总归是不放心,如今,倒是可以无忧了。

“如此,倒是叫贾员外郎费心了。”娴妃笑道。

“娘娘客气了,陛下既然将六皇子交给了我,我自然会负责到底。”贾琏又说道,“为人师,总要尽职尽责,善始善终。

表忠心的同时,向娴妃表明,他最看重的还是皇帝的意见,之所以对六皇子好,也是皇帝的意思。

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

昨日,庆惠帝忽然下旨,封娴妃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比其他妃子都高半级。

这道旨意一下,六皇子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犹疑再也没有了。而且,据说礼部已经开始准备册立太子的大典。

“当然,我等是要为陛下分忧。”娴妃也是聪明人,并没有纠结于贾琏应该效忠六皇子还是皇帝。

在皇帝还健在的情况下,非要逼着贾琏效忠她,那是找死。

娴妃这么多年在宫中能屹立不倒,还以一介无权无势的孤女爬到现今这个地位,并不傻。

“多谢娘娘体恤。”贾琏真心诚意的赞了一声。

如此以后就好办了。

他首先是皇帝的臣子,随后才是六皇子的师傅,凡事肯定要先听皇帝的意见才行。

说完想了想,现今这种形势下,那三位皇子必定不会甘心,肯定要有些小动作。贾琏已经把他们得罪死了,此时肯定想看六皇子上位,不希望他出事,于是又提醒娴妃,说:“现今宫女都放了出去,虽说是德政,可有些人是六皇子用顺手了的,猛然一换,就是不知道他还习不习惯。”

六皇子身边换人,这个事儿必须得重视,这时候若是来个心怀不轨的,那贾琏和娴妃都会前功尽弃。

显然,娴妃对这件事儿也很上心。

此时听贾琏说,愉悦一笑,“这件事儿,本宫恐怕也做不得主。陛下说了,六皇子的身边人他会亲自选,无论是皇后还是我,都不能管。”

贾琏明显松了口气,看来,庆惠帝是真的主意已定,不打算改了。

想想也能理解,那三位不说好不好控制,就他们干的那么些事儿,金陵拐子,直隶匪徒,就容易叫大臣们不服。

这种情况下,选个无权无势,年纪还小,又没有劣迹的皇子当太子,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大臣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而庆惠帝作为皇帝,虽然喜爱皇后的幼子,但是,那位比宝玉还小一岁,现今才六岁,庆惠帝本人已经将近六十,身体明显不如以前,叫个六岁的孩子成为太子,幼主临朝,一个不好,天下大乱,他这辛家的江山就保不住了。

所以,辛诠宁是庆惠帝最好的选择。

再者,他也并不讨厌娴妃和辛诠宁,于是立太子立的也爽快。

从原著看,再结合贾宝玉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