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经典小说 - 明初第一太子妃在线阅读 -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8节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8节

    常乐:“......”

    李府,李善长对月独饮,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主公的老丈人......

    不对,不对,妃妾之父称不得帝之岳丈!

    呜呜呜,为什么.......

    他只想与主公成为亲家!

    常遇春那个莽夫,可羡慕死他了!

    ·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燕云十六州自后晋时期被割让给契丹的四百年后,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领,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

    史书记载,此次北伐直至洪武二年(1369)九月,历时将近两年,攻克包括山东、河南、元大都(北平)、山西、陕西等地,可谓战果累累。

    唯一可惜之处,便是朱元璋的心腹猛将,鄂国公常遇春于洪武二年七月初七,死于率师南归途中。

    常乐一字一句反复研读过北伐资料,常遇春的死亡原因,历史给的答案是“卸甲风”。

    兵将打仗之后,体热汗多,因贪凉而立即卸去盔甲,导致“中风”暴毙,此疾迅而猛,无任何救治的机会。

    应天城下,雄师阵前,常遇春龇着口白牙花儿朝城楼上的妻子儿女们告别。

    蓝氏早已泪洒衣襟,惯爱胡闹的常茂、常升两兄弟也肃了面容。

    将军百战,可知亲眷留守后方担了多少的害怕?!

    马蹄阵阵,尘烟滚滚,目之所及,已无亲人的踪迹。

    常乐扶着蓝氏自城楼而下,保证道,“娘,爹会平安回来的。”

    她一定能让爹平安归来!

    ·

    秋去东来,寒风凛冽。

    常乐猝不及防间又晕了段时日,因为国子学正式添加了门课。

    朱标根据常乐所提的实践课,演化了门农桑课,因为朱元璋不同意其他,比如做工、卖货等实践方式。

    国子学规定,凡毕业学生,必须凭借自己的劳动种取一定数量的粮食。

    朱元璋为支持儿子的主张,特意给国子学批了块地,要求比如播种、整地、插秧、收割等重要环节,须由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完成,而前期的晒种、催芽,以及日常的施肥、灌溉,则有专门的农桑老师协助孩子们完成。

    整个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均由老师打分,不合格者来年继续,直至合格。

    以上乃是朱标亲自询问老农后,制定出来的规则。

    约莫是与常乐的建议有所出入,她仅是小小的晕了三日而已。

    等她醒来,正好遇见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瑞雪兆丰年,徐达和常遇春所领的北伐军也频频传来捷报。

    天时地利人和,腊月十一日,韩国公李善长率百官劝朱元璋即皇帝位。

    朱元璋自然是连连推辞,虚伪地表示自己何德何能,那百官定是歌其功颂其德,表示他就是天命之人。

    此间种种,你来我往个三次,朱元璋总算勉为其难地同意登基。

    转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立妻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诸文武功臣也多有进爵。

    另外,常乐较为关心的,朱元璋封其侄女朱文玉为福成公主,赐婚都督佥事蓝玉。

    因着蓝玉征战在外,婚期暂缓。

    为此,蓝氏带着常乐特意跑了趟朱府,代表男方表达歉意。

    福成公主府邸尚未建成,朱文玉仍住在她亲哥朱文正家,她嫂子宋瑜也在。

    常乐与她们两又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两家多年往来,彼此之间熟悉得不得了。

    朱文玉脸颊红红,满是女儿家的娇羞,可见是心甘情愿等候未婚夫的。

    蓝氏放心了,脱口以自家女儿打趣道,“谁曾想,往后乐儿得改口唤文玉舅妈。”

    常乐:“......”

    蓝刀女士,请闭嘴!

    朱文玉双手搅着帕子,羞得红到耳朵尖。

    宋瑜轻咳了声,揶揄道,“文玉当不了多少时间的舅妈,再过几年,乐儿就得随太子的辈分了。”

    常乐:“......”

    宋刀女士,也请闭嘴!

    ·

    盛夏七月,北伐军队再来捷报,继占领山东、河南、天津之后,徐达和常遇春于七月二十七日攻克通州,直逼北元朝廷所在的大都(今北京)。

    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在做足准备后包围大都,结果却发现那里竟无任何军队驻守,也无元朝皇帝。

    原来早在七月二十八日,元帝听闻通州已失的消息后,早早带着皇子、后妃,以及一百多名大臣逃离了大都,前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

    军报传回南京,朱元璋及明廷上下无不欣喜若狂。

    盛唐之后,四百余年,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归汉人所领的中原政权!

    仅凭此战,朱元璋之功绩便可名垂青史。

    当日,常乐持太子所赠令牌,头回主动至春和宫与其会面。

    春和宫内已无梅树,正殿前侧一株香樟幼苗茁壮成长。

    常乐略感欣慰,总算不是她一个人在努力续命。

    朱标踏入宫门,奇道,“乐儿怎么来了?”

    他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许多年来,他家未婚妻头回主动跑来他的地盘。

    常乐闻声抬眸,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几眼。

    朱标应当是刚从演武场回来,窄袖劲服未褪,倒是给其温润的气质多添了份英武。

    常乐突然来了兴致,故意道,“莫非太子殿下不欢迎我来?”

    她微微嘟起嘴,随年龄增长而愈发明艳的面庞,带了份少见的娇俏。

    朱标笑了,“太子妃本就是春和宫之主,岂能用欢迎与否这等待客之词?”

    常乐:“......”

    朱刀先生,请闭嘴!

    春和宫的宫女无声奉了茶水后,又无声退了出去。

    朱标恶趣味地欣赏了会自家未婚妻的憋闷表情后,善解人意道,“乐儿此来,所为何事?”

    常乐端起瓷杯轻啜了口,正色道,“我有一事相求。”

    朱标更为惊奇了,“何事?”

    常乐看他一眼,“太子行幸北平之时,请务必捎带上我。”

    史书记载,朱元璋将于本月行幸大都,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征元故臣。

    按照原史,朱标应当是留在南京守家。

    但是现在,有常乐提的北平为最合适的都城在先,他肯定是要去亲自瞧一瞧的。

    朱标也确有计划,但,“你想去北平?为何?”

    常乐微微垂眸,她去北平,自然是为救常遇春的命。

    洪武二年(1369)三月,常遇春本是和徐达在陕西凤翔作战。

    盖因元顺帝趁明军主力在陕、晋地区时,命中书左丞相也速率军奔袭北平,而当时的北平守将孙兴组、华云龙力有不逮,向朝廷求援,朱元璋才调了常遇春驰援。

    四月二日,常遇春率步兵八万,骑兵一万急速自凤翔往北平,先攻锦州,再攻全宁,然后大兴......

    他带领骑兵马不停蹄,所向披靡,直逼上都,将元顺帝赶往应昌(今内蒙古达来淖尔湖),随后班师南归,病逝于河北柳河川。

    也就是说常遇春之死起源于驰援北平,那么如果北平守将实力足够,无需救援,是否他也就不会遭此横祸?

    常乐沉默了瞬,轻描淡写道,“北平是座有潜力的城市,我打算在那开设福乐酒楼分楼。”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多年以来,三位合伙人的共同努力,福乐酒楼早已遍布大明疆土。

    去年张士诚灭后,福乐酒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驻了苏州。

    只是,朱标瞅眼自家未婚妻,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他想了想,试探道,“北平路远,车马劳顿......”

    常乐瞥他一眼,打断道,“都是水路。”

    自南京至运河北上,可直达北平。

    朱标:“......”

    常乐饮了口茶,“您要实在不方便,也就罢了。”

    朱标:“别,方便,我很方便。”

    就他未婚妻的性子,他要敢说不方便,她就敢独自跑北平。

    那还不如带在身边看着的好。

    常乐拿起茶壶,殷勤地给朱标添水,“那就多谢世子了。”

    朱标:“......”

    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献殷勤非jian即盗,说得就是他家未婚妻!

    第16章

    帝驾出行,船队绵延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