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大白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5

分卷阅读205

    沈映康不在意这些,安宁伯府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人物,安宁伯府三房,等分家后,手里更是没有什么政治资源。

他家的嫡三女,除了温柔娴淑,就没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很多人不明白沈映康为什么要这么选择。

沈映康的本意是想找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人。刚好他与年元初无意间见过几面,两人对对方的印象都不错。

他也知道,身在官场,不可能像江绯染一样,把亲事拖到二十好几,也就写信告知家里,想早早的定下来。

江绯白也是松了口气,他知道对于沈映康的选择,最满意的应该是皇宫里的那位。

那位是绝对不会希望江家与位高权重的人家成为姻亲的,要是那样的话,自家就在成为星星将来最大障碍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沈映康现在的选择,很符合皇帝给江家目前的定位,于是大笔一挥,给沈映康与年元初赐婚。

众人除了感叹今上对江家的看重外,也只能捏着鼻子,看又一个优秀男青年,成了有妇之夫。

这时,还有不死心的人,看见今上对沈映康的看重,想把自家庶出女儿送给沈映康端茶递水。

沈映康只好拿出一本制作精良的江家家规,让下人恭恭敬敬的递到来人手里。

然后又让管家亲自送那位大人还有与他同来的女子出门。

在门口时,管家还对有些回不过神儿的那位大人说:“郝大人,咱们江家的家规如此,我家大人要是想保住双腿,继续当江家人,就不能接受您的好意。”

“咱家大人与郝大人您相交的情谊却是真的,还望您不要介意,回家细细看看咱家的家规,体谅我家大人的苦衷。”

管家说那话时,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不知凡几,沈映康的宅子,就在当初江绯白宅子的附近。

当初为了方便沈映康不时去江绯白书房找东西,沈映康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那栋宅子。

反正朝中现在都知道,江家不缺钱,他也就大大方方的让人将那宅子买下来,好好的修整一番。

按照兴庆府江家的布置,换了他最喜欢的家具。反正在里面住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所以,这条街周围,都是些小有身份的官宦人家,虽然不算显赫,但也不是一般平明百姓。

管家说过那话之后,过了两天,大家才知道他们失去了怎样一个女婿人选。朝堂上的大人们,对江家的家规,多是报以不能理解的心态。

觉得江家的家规,实在有失体统。

但是后宅的夫人小姐们,可是嫉妒年元初的很,恨不得以身替之。

按照那家规所写,嫁进江家,简直就是去享福的,就是嫁进江家做娇小姐,哪里还是受气的小媳妇儿?

这可不是让她们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吗?

然后,大家后知后觉得想起,那家规里,对女婿人选,可是苛刻的很,要做到和娘家男子一样,江家才能放心的把女儿嫁出去。要是过得不如意,还要合离的。

那么,他们大景尊贵的宁王殿下,不仅娶了江家的老姑娘,还是一辈子只能有江家那老姑娘一个女人?

这么离谱的事情,今上与太上皇能答应?

于是,大家从江家成亲的几人身上找蛛丝马迹,然后他们就发现,成亲的江绯白江大人,还有江绯染与江绯灵,真的都保持一夫一妻。

大家还是不愿意相信皇家会接受如此离谱的成婚条件,有闲人就私下里偷偷打听。

结果,他们就彻底震惊了。

宫中传出消息说,在宁王殿下的苦苦哀求下,今上给江家那老姑娘写了准许两人以后在感情不和的情况下合离的圣旨。

江家才同意把人嫁给宁王。婚后宁王也是跟着媳妇儿打转,一心一意,丝毫没有不情不愿的意思。

这下,大家才算是接受了江家奇葩家规的存在,就连宁王爷也乖乖的认同了他的存在,他们还能说什么。

经过这么一遭,大家才发现,北疆江家的势力,在朝堂上虽然不显,但是,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打上了江家的印记。

早上出行,坐的马车,就是江家车马行特意制作的减震马车。

马车经过的光滑路面,也是江家管事带人用他们家的水泥和匠人铺设的。

上朝时,呈给今上的奏折,全部被要求用最新最简单的公文格式,据说,也是定北书院的学生们在慢慢研究更新。

回到家,书房里简易方便的书架,上面还是有小小的江家水纹印记。

后宅里,媳妇儿女儿们整日里摆弄的口红、香水,还有一系列各种涂涂抹抹,他三个月俸禄都买不起一整套的妆容用品,竟然都有江家的水纹印记。

京中最流行的成衣铺子,据说只接受顾客上门定制,还有酒楼逐渐火热的新菜,各种土豆的吃法,都有江家的影子在上面。

近两年冬天,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那又麻又辣的锅子,不也是从兴庆府江家传出来的吗?

还有郊外那难民营,房屋建的结实耐用,用时也短,当时只当是下等匠人的事情,没有多加留意,现在才发现,那些匠人,还是江家的。

还有从南方传入京中的珍贵药材,金丝楠木,来自北方的千里眼,价值千金的琉璃器。

城外每月义诊一次,送给百姓的成药,据说只送不卖,效果十分不错。

家里近两年用的羊毛毡,女子手里抱着的羊绒玩具,价值不菲,当初他们还觉得这东西用起来十分方便,价钱还算实惠呢。

还有在东林书院赖着不走的定北书院学生,已经将山东来的那群儒生在算学方面,打的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最后只能含恨回山东了。

那定北书院,听说也是江家的。

还有闻喜县那座远远看去,已经有了初步成效的大桥,据见过的人说,就算那桥建造失败了,也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说,盘踞在那里的人,还是定北书院的学生。

再有他们近一年常用到的“曹cao送”,真是又快又安全,书信的运送,也就比八百里加急慢上一两天。

商人们用加急加密的信件,节省了不少时间。

据说,这“曹cao送”曾经平安的从江南将一十二名绝色女子,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