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命相女(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回想起皇后对待太子的怪异举动,以及皇后对权力之事的热衷。

或许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年皇后为保后宫之主之位,不惜偷梁换柱,以狸猫换太子,借此坐稳那个位置。

而身为御医的闻月父亲,正是知晓其中要害的关键人!

也因此,父亲因办事不利遭贬,其罪虽不致死,却第一时间被人灌下了致哑的毒酒,以防他说出什么。而在两人逃亡江南的路上,那些刺客即便冒死入了父亲布下的毒瘴,也要砍去父亲手指,担心未来被他写出了什么。

因为她父亲身上,藏着足以撼动宫闱、朝廷的巨大秘密!

光是想到这些,闻月浑身便止不住的颤抖。

这是否意味着……闻昊留在京中,可能并非是因为那贵人施舍的一官半职,而极有可能是皇后要挟父亲的一颗重要棋子。

闻月咬牙,同陈叔道:“可否,让我同那夫妇一叙?”

“自然。”陈叔主动站起身,“我引你去。”

彼时,壮汉夫妻二人正在屋内逗着小女儿,场面一派温馨。

强打精神,寒暄几句后,闻月进入正题。

她低眉望了眼那六七岁的女童,抬眸问道:“两位可记得,你们先前丢失那孩子,可有何特征?”

“那孩子,后颈有块胎记。”妻子回道。

壮汉抱起女儿,“姑娘可是有我们那大儿子的线索?”

闻月摇摇头,说没有。

不是闻月不想说,而是当前现状,关于宫闱之事及父亲的秘密,越少人知道约好。否则引火烧身,害了这无辜的壮汉一家,定叫她自责不已。

荒原上响起几声惊雷,像是有暴雨将至。

眼见时候不早,闻月与谢翊便欲回到冀州城内。

临行前,陈叔送二人至院外。

并肩而行时,闻月问陈叔:“对了陈叔,您可知为何在寻找父亲生前宫内踪迹时,竟查出父亲不姓闻,反倒姓了赵?”

陈叔叹了口气,“一入宫门深似海,或许老爷生前早已料想到,终有一日会有祸及子女,所以在进宫前便早早为自己改了姓氏。”

“您可是……猜到了什么?”

“老朽从不妄加猜测。”

陈叔捋了捋胡子,遥望天际:“老爷是救我命、赏我饭的恩人,老爷既说了要我守着那家人,我至死亦会完成使命。好在,我不负老爷所托,总算等到了小姐您。”

父亲生前的故事,在闻月心中渐渐描摹出轮廓。

她虽无法得知,父亲生前在上京之中的轨迹,但她隐约能感知到,后来饱经风霜,又哑又残疾的父亲,曾是用性命拼死保护过她和弟弟的。

回冀州城的路上,狂风席卷而来。

谢翊单手持着马缰,另一手不落痕迹地敞开大氅,将衣着单薄的闻月裹进了怀中。眼见她目光涣散,眼眸低低垂着,谢翊好奇问她:“在想什么?”

她回过神来,转过脸,从他怀中抬眸,粲然一笑:“你猜猜。”

“你定在怀疑,太子非皇后所出。”谢翊腾出手,刮了记她的鼻尖。

“嗯。”闻月点头,“你可观察过那女童长相。”

“与太子有几分相似。”

“确实。”

闻月回忆道,“当年我与父亲逃难至江南,一路皆有人追杀,若非父亲擅用毒,我二人早就死于非命了。我从前曾好奇,到底是谁非要我二人死去,如今想来,或许是父亲知晓且cao作了旁人的秘密,所以不得已要被封口。”

“回上京之后,一切都会有答案的。”

“你为何如此笃定。”

谢翊从身后掏出一枚瓷罐,递给闻月——

“我以替那夫妇寻子之名,要了他二人之血。”

“是非曲直,不久后皆将有定论。”

*

幽静的宫内长廊,太监引在前,闻月跟在后。

自冀州回来后,闻月便再次投入了为太子教辅一职,而今正在去往东宫路上。

太傅为皇后一派,因而前两日,因太傅在场,她一直无法在太子身上寻找线索。

今日在谢翊的帮助下,太傅因病告假,无法前来,只剩闻月在场。

验证太子是否为那夫妇亲子之事,若交由旁人做恐生事端,闻月是离太子最近,也是最不易被察觉之人。因此揣摩之后,两人商议决定,此事由闻月来做。

皇后当初截了闻月为太傅,是想利用她,要挟谢翊。

可皇后绝想不到,机缘巧合,此事竟成就了两人的谋略。

闻月攥紧了揣在袖中的瓷瓶,小心翼翼跨进东宫。

彼时,太子正由侍读陪伴,在殿内练习书法。闻月见状,便安静在一旁候着。

太子到底是小孩子心性,不过半个时辰,已写得不耐烦了,照例嚷嚷着要出去玩儿。若换做平日,有太傅在场,定是不允的。可闻月今日有要事探寻,故而不过太子闹了几声,她便松了口,摒退了众人,携着太子,进了殿前花园。

太子喜欢蹴鞠,闻月便陪他一道儿玩。

见他高兴玩得满头大汗,闻月也不急叫他休息。

她假装试探温度,悄悄将手,伸进了太子的后颈里。

果不其然,太子后颈当真如那壮汉之妻所说,竟有一块蓝紫色的胎记。

虽已做好心理准备,但知晓此事时,闻月依旧是惊得心脏狂跳。

从江南乡野,到上京,再入宫闱,闻月决计想不到,这重生一世,如此重大的宫闱秘密竟然叫她亲眼见证。前世之中,她身边到底还埋藏了多少祸患,她根本想不到也猜不到。

眼下,太子胎记虽能做佐证,但却不足以为完全证据。

倘若哪日闹到重病的晔帝那儿,兴许皇后一句巧合便能打回去。

也因此,闻月需要更直截了当的证据,比如……

滴血认亲。

悄悄地,闻月从手中取出一盏空瓷瓶,打开了盖。

趁太子玩够了,回殿内的间隙,闻月故意快步走在他跟前,佯装无意,将那空瓷瓶倒翻了过来。

“啪嗒”一声,一枚玉佩落在地上时已裂成两半。

她装作不知,继续朝前走。

而此刻,她身后,太子单纯只以为闻月是丢了玉佩,皇后曾一再嘱咐他要同国师打好关系,也因此,毫不犹豫地,太子便蹲下了身,将那碎成两半的玉佩捡了起来。

捧着那两片碎玉,太子急忙递过去,“国师,您玉佩碎了。”

“无碍。”闻月停下步子,温婉一笑:“多谢太子帮忙。”

太子有些不好意思:“国师不必客气,您是我老师,学生为老师捡玉佩,不过是随手之劳。只是这玉佩裂了,倒甚是可惜。”

“碎玉锋利,殿下小心别割到了手。”

“无妨的。”

伸手去接碎玉时,闻月假装不经意捏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