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言情小说 - 凤和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5

分卷阅读135

    整只鸡进去之后,炉子里就只剩下约莫四碗汤的份量了,刚两人一同喝了两碗汤,汤就差不多见底了。

在廊榭角落里,还有一个大锅子,上面冒出一缕一缕的白烟,隐约相同的香气随着微风飘荡,常明义明白那是与眼前这个炉子里炖着一样的汤。

如此常明义又不客气的喝了一碗。

顾以丹将剩下的一碗也喝了,这才吩咐一声,“桂月,把炉子里面的鸡rou勺起来,再将那边大锅里鸡汤勺到炉子里,七分满就好。”

站在顾以丹身后伺候的桂月应了一声,小步上前,拿出一个大碗,将炉子里面的鸡rou勺出,香气不断的萦绕鼻间,桂月情不自禁的吞了一下口水。

这个细微的动作,桂月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却被两人收进眼底。

常明义心中摇头,这个侍女的规矩没有学好,若然是在其他客人面前,这样就太失礼了,丢的是顾三娘的面子。

这位顾三娘子似乎有些心慈手软,御下的手段乏善可陈,连身边的贴身侍女也没有办法管教好。

也不知换了是那位姜五娘子,又是何光景。

顾以丹心中也是一叹,到底是农家出身,桂月大部分时候都是好的,就是有些小地方总是透露出她的粗鄙。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无伤大雅,顾以丹觉得再教教桂月,她会做得更好。

等桂月将炉子里添了七分满的鸡汤,不一会儿就看到里面鸡汤沸腾,顾以丹拿起一双颜色显眼跟两人跟前不一样的筷子,将一碟子薄片牛rou倒了进去。

顾以丹用筷子熟稔的转着圈,片刻之后,就夹起几片熟了的牛rou放进自己碗里,沾了调好的辣酱,吃了起来。

一片牛rou入肚,熟悉的口感、熟悉的吃用方式,让顾以丹舒服的喟叹一声。

常明义这才拿起那双还放在炉子里的筷子,夹了牛rou吃。

“常先生吃着这牛rou可好?”顾以丹吃完了自己碗里的牛rou,期待的看着常明义。

“非常鲜嫩,爽滑可口。”常明义评价道。

顾以丹一笑,“这是刚满一年的牛身上切下来的前胸和背部的那特定一小部分rou,rou质最是紧密,口感非常好。”

她点了点案几上另外三碟子的牛rou片,“都说牛rou不能吃,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银钱解决不了的?”

常明义看着顾以丹隐晦的得意,心下摇头,一年的牛,已经可以帮着百姓犁地耕种了,如今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宰杀一头可以帮着百姓耕种的牛,还奢侈到只吃前胸和背部的那一点rou。

这样心性的人,真的会心怀天下吗?真的会是他师尊口中匡扶天下的人吗?

常明义心中大大的怀疑。

顾以丹想不到,她只是为了向常明义展示一下自己的能耐,会让常明义心中的印象更加不好。

要知道她一个小娘子,能轻而易举的吃到牛rou,岂不正好说明她的本事大,值得常明义跟随?

“常先生,吃烧炉子,就要自己动手才有乐趣,我就不与你客气了,你自己看中什么就放进去里面滚熟好了。”

顾以丹招呼一声,自己刷起了烧炉子,一边吃着,一边回答先前常明义的话。

“我方才说,换一种选拔官吏的方式,就是想通过真才实学来选拔出有才之士。”

顾以丹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常明义坐正了身体,专心致志的听着她的讲解。

顾以丹很满意常明义的表现,又继续说下去,“如今这种举荐的法子,只要有一个好出身就能当官,这样对其他有学之士还有何公平可言?

很多寒门子弟的学识是比不过世家子弟吗?我看未必吧,他们只是缺少了一个可以展现自己机会,如果有机会让他们与世家子弟公平公正的决一高下,寒门子弟与世家子的胜负,还是两分呢。”

顾以丹颇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继续激昂澎湃,“如今我沉思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让寒门子弟也跟世家子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就是换一种选拔官吏的想法,用自身的学识来通过考核,谁的学识最高,谁就可以当官,是不是很公平?”

顾以丹一想到科举制度由她提出,这个影响了中华千年之久的制度,就一阵热血澎湃。

同时,最要紧的是,除了她,没有人知道,她可以从顾家举办的义务教育里培养出忠于自己的忠臣,一旦等将来科举实行,烙印着顾家标志的学子,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日后一旦她登基为女帝,这些朝臣必定会拥趸她,就算有其他朝臣说她牝鸡司晨,不肯听从她的调度,她也有人手可以立即补上那些朝臣的空缺。

顾家的育才书苑,就是她日后朝堂之上的精英人才培养地,无论如何,她都要将育才书苑办下去。

至于怎么实行科举制度......

远处顾家的大管家匆匆赶来,连礼也没有施,着急的道:“三娘子,威胜王派人来传召您了。”

顾以丹嘴角勾起一抹笑,这不,东风来了。

☆、第141章忽悠

“常先生,您慢坐,我先去见威胜王。”

顾以丹打了一声招呼,带着桂月回房,换了一身衣裳,坐着马车去见了威胜王。

见顾以丹走了,常明义心头一动,近来一直被顾以丹盯得紧,趁着这个机会,他也去试着找找那位姜五娘子看看。

谢过领路的侍女,顾以丹朝一个正站在游廊里,背对着她,正在逗弄着鸟儿的青年福身行礼,“顾三娘见过王爷。”

“起来吧。”

陈朝没有转过身,手上依然拿着一根棍子,漫不经心的逗弄着鹦鹉,“哆哆,说话。”

陈朝逗弄着鹦鹉,顾以丹没有出声,一直到陈朝突然问她:“听说你最近搞了个什么义务教育?”

顾以丹心中一凛,暗道一声,来了。

“回王爷,是的,三娘开办了一个育才书苑,专门招收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童免费进学。”

顾以丹轻声解释道。

“哦?不要束脩的书苑,你们顾家何时这般惜才爱才了?”

陈朝转过身,国字脸上带着一抹似笑非笑,身材壮硕,穿着一身遍地金的圆袍,这是从大晋那边传过来的织金绸缎做成的,腰间绑着一根蓝色蟠龙纹玉带,头上还学着那些世家贵公子用玉带半绑着头发。

顾以丹每每看到这样的陈朝,都有一种嘀笑皆非感。

壮硕之人,非要学儒雅之士,这不是不伦不类吗?

她只能感叹,就算还没有见过今上和皇后娘娘的样子,也能想象到好看不到哪里去。

但顾以丹丝毫不敢将自己心中的嘲笑表露,要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今上和皇后最为疼宠的嫡幼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未来她要实行科举制度,就要靠他了。